·当前位置:首页食品资讯专家:全球白对虾供应增长势头持续,中国进口量将继续增加

专家:全球白对虾供应增长势头持续,中国进口量将继续增加

来源: 第一财经 更新时间: 2019-11-03 点击:379 作者:邵海鹏

   11月1日,在中国渔业协会等主办的首届全国白对虾产业发展现场会上,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雷称,国内的消费习惯支撑了高虾价,而成功率不稳定又导致市场缺口始终存在。未来的虾价会相对维持在高位。不过,会随着季节和进口形势波动。

  “不怕卖不掉,只怕养不出。”对于未来趋势,他认为,白对虾养殖的利润应来自于稳定生产和持续需求,而不是过山车式的高虾价和低成功率。

  王雷称,未来三年内,全球各大产区都将保持增长态势,预计2021年达到530万吨。其中,东南亚产量超过180万吨,中国恢复至150万吨,美洲产量逼近120万吨,印度将保持在60万吨上下。

  此外,2019年及以后,全球虾的供应增长势头将持续。由于中国养殖产量回升缓慢,进口数量将会持续增加。

  中国渔业协会会长赵兴武也表示,中国白对虾产业的发展,并非一帆风顺。比如,正面临着种苗退化、加工精深差、天灾病害多等问题。

  他建议,对虾发展,苗种优先。要把白对虾的种苗生产作为白对虾产业发展的第一要务,只有在种虾上占领了制高点,才能掌握白对虾产业发展的主动权。要高度重视白对虾种业发展与体系建设,下大力量抓好白对虾良种场和种苗基地建设,培育新品种,推进提纯复壮,下决心淘汰落后品种,想方设法引进新品种,大力实施白对虾种业工程,支持科研人员投身种业发展。

  由于养虾最大的敌人是病害,还要加大对病害防治的研发力度。

  在精深加工方面,赵兴武说,在2010年以前,小龙虾既不红,又不火,主要以出口为主。2011年以后,由于加工和精深加工搞得好,闯出了一条以加助吃,以吃促养的成功之路。白对虾业界要向小龙虾学习,加大对白对虾加工和精深加工的研发力度。

  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称,当前,水产养殖业存在的三大问题。一是,成本压力:投喂不精准,营养浪费大;二是,环境压力:技术标准低、环境恶化重;三是,安全压力:入行门槛低、品质参差不齐。

  如今,水产养殖模式也发生了关键变化。

  一是朝集约化、设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,改变我国水产养殖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养殖现状,通过关键技术及其技术集成,减少养殖过程中的饵料损失和减少用药等,有效减轻药物残留和富营养化对水环境质量与负载的影响,保护水环境和生态优化;

  二是朝生态化和有机化的方向发展。比如,稻渔综合种养就是在充分利用水生动物生长所需食物链,和稻谷生长营养需求的生态功能优势,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和稻田杂草,增加水体营养盐,提高稻田土壤肥力,还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,有利于降低稻田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量,增加稻田的生态服务功能,从而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、减少面源污染、改善生态环境,生产出更多质量安全的稻米和水产品。

声明:

① 本网站所有原创/整理的文章、图表、数据、资料,版权均为食安通(www.eshian.com)所有,如需转载,须注明“来源:食安通(www.eshian.com)”,

② 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、媒体的文章、图表等内容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需转载,需保留 “来源:XXX” (非食安通)。如有相关内容侵权,请通知我们,联系电话:010-6219-9800

同类内容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