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食安通 发布时间: 2017-06-12 点击:785
夏日已到,最美的事情除了空调房里捂被子以外,莫过于吃一份“透心凉心飞扬”的冷饮,冰淇淋、雪糕以及充满记忆的老冰棍儿。冷饮虽好,但其问题不容小觑。
根据食安通抽检信息统计,从2015年5月至今,国家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不合格冷冻饮品共246批次,占不合格食品总批次的0.8%。
图1
冷冻饮品作为一种极具有季节性的食品,在抽检力度以及抽检批次上面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多,但作为安全食品,仍然需要注意冷饮类食品中存在的问题。
针对不合格冷饮食品的统计分析,如图2所示,主要问题存在于微生物指标,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占总体不合格的84.89%,主要表现为菌落和大肠菌群项目不合格。而添加剂使用问题与理化指标问题仅占到6%~7%。
图2(本次不合格统计信息为过去两年内,依据国内抽检信息统计而成)
从表1可以看到:
微生物不合格项内容主要是菌落总数超标以及大肠杆菌,分别占不合格因素的39.87%、44.05%。
添加剂主要问题出现在甜味剂(环己基氨基磺酸钠、乙酰磺胺酸钾)超标,着色剂(日落黄及其铝色淀、柠檬黄及其铝色淀)超标。
表1
冷冻饮品不合格产品的具体不合格项统计 | |||
不合格项分类 | 具体不合格项 | 频次 | 比例 |
标签标识 | 标签标识 | 5 | 1.61% |
理化指标 | 蛋白质 | 17 | 5.47% |
过氧化值 | 1 | 0.32% | |
总糖 | 1 | 0.32% | |
微生物 | 菌落总数 | 124 | 39.87% |
大肠菌群 | 137 | 44.05% | |
霉菌计数 | 2 | 0.64% |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 1 | 0.32% | |
添加剂 |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(又名甜蜜素) | 9 | 2.89% |
乙酰磺胺酸钾(又名安赛蜜) | 4 | 1.29% | |
柠檬黄及其铝色淀 | 3 | 0.96% | |
糖精钠 | 2 | 0.64% | |
山梨酸及其钾盐 | 2 | 0.64% | |
日落黄及其铝色淀 | 1 | 0.32% | |
铝的残留量 | 1 | 0.32% | |
非法添加物 |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(DBP) | 1 | 0.32% |
表1 |
造成冷饮中微生物不合格的原因可能存在于两方面,第一,在生产加工过程中,产品的加工原料、包装材料受污染,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、工器具等生产设备、环境的污染、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。第二,物流销售过程中,没有按照合适的条件进行贮存,温度过高利于微生物的滋生。
针对以上冷冻饮品不合格的分析,在日常选购预包装冷饮,如雪糕、冰淇淋时需要注意:
(1)选择包装完好,生产日期喷码清晰。
(2)冷饮状态完好,保持原有的形状、质地。
此外,夏季天气炎热,不宜吃过多冷饮,容易刺激肠胃,造成食欲不振,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声明:
① 本网站所有原创/整理的文章、图表、数据、资料,版权均为食安通(www.eshian.com)所有,如需转载,须注明“来源:食安通(www.eshian.com)”,
② 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、媒体的文章、图表等内容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需转载,需保留 “来源:XXX” (非食安通)。如有相关内容侵权,请通知我们,联系电话:010-6219-9800